看到眾人如此輕易,就推舉自己為盟主,關羽卻是有些疑惑了。
他本以為,以諸侯驕傲的性格,肯定會瞧不起自己出身,想要號令諸侯有些難度。
不過細細想來,諸侯有此舉動,倒也是情理之中。
論功績,縱觀整個大漢,也無人能和關羽相提並論,更不用說在場諸侯了。
除了孫堅、曹操以外,其餘諸侯根本沒有什麼驕人功績。
論威望以及統兵才能。
關羽百戰百勝,威震華夏,叛軍聞之即喪膽,在場諸侯更是不能相提並論。
論官職,縱然不算丁原冊封的驃騎將軍,關羽官職也冠絕諸侯。
還有就是,關羽麾下士卒精銳,將領善戰,諸侯也不敢輕易得罪。
最為重要的是。
關羽不僅佔據以上所有優勢,還擁有先帝遺詔,又有曹操、孫堅支持,這才讓諸侯願意跟隨。
假如諸侯無視先帝遺詔,不聽關羽號令,就沒有領兵攻打定遠的藉口。
若強行興兵,只能背上叛逆名聲。
眼看關羽統領諸侯已成定局,袁紹卻仍舊想打擊一下對方聲望。
「驃騎將軍,河內太守亦為會盟諸侯之一,何不將其釋放,交還王太守麾下軍隊?」
諸侯聞言,亦是將目光放在了關羽身上。
關羽聞言,卻是眉頭緊皺,繼而搖了搖頭。
「吾率軍攻下河內郡,並非為一己之私,只是想要佔據河南尹北方,威懾雒陽耳。」
「在此之前,吾數次作書於王太守,欲從河內借道,王太守非但不允,反而令人死守箕關,阻止我軍東進。」
說到這裏,關羽環顧眾人。
「且吾攻入河內以後,河內百姓、士族,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諸位可知為何?」
孫堅好奇問道:「為何?」
關羽答曰:「只因王太守在河內時,行政頗為失德,致使河內怨聲載道。」
曹操急忙問道:「敢問驃騎將軍,王太守施政有何失德之處?」
關羽道:「王太守令屬下暗中尋訪,但凡發現有人犯罪,無論有無證據,都將其扣押嚴刑拷打。」
「不僅如此,還逼迫罪犯家人花錢抵罪,若不交錢,宗族、家人就要一同獲罪處刑。」
「罪犯獲罪,又與家人何干?」
「無故牽連家人、宗族,百姓如何不會怨聲載道。」
「不僅如此。」
「還有貪官污吏欺上瞞下,肆無忌憚抓走富戶勒索財物,以致冤案不斷。」
「朝廷本就叛亂四起,王太守此舉非但不能牧守一方,反而是官逼民反。」
「如今將其拿下,正好還河東百姓一個安寧。」
「諸位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前往河內探訪,關某若有一句假話,但憑諸位處置。」
眾人聞言,當即不語。
關羽其實也沒想到,王匡行政居然如此苛刻。
事實上。
歷史中王匡也如此做,導致百姓怨聲載道,王匡卻不自知。
後來有人寫信給王匡,告知百姓所想,王匡方才悔悟。
關羽見眾人不語,再次說道:「且此次為討逆而來,我既然已經佔據河內,王太守必然心生怨恨。」
「若歸還其部,難保不會影響會盟。」
「待此戰結束以後,我定會給王太守,以及河內百姓一個交代。」
曹操嫉惡如仇,說道:「驃騎將軍此舉大善。」
橋瑁道:「既然已經決定會盟起兵,驃騎將軍不妨升壇立約,歃血為盟,告知天下,如此方能名正言順。」
諸侯聞言,亦是齊聲說道:「自當如此。」
關羽頷首,遂與眾人商議升壇會盟之事。
三日以後,酸棗城東築起了一個高壇,四周聚集了千餘將校,亦有數萬兵馬。
眼看時辰已到。
關羽在諸侯簇擁下登壇,站在了最前面。
他氣沉丹田,大聲喝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
「賊臣丁原伺機佔據神都,欺凌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
第217章 立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