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仁、小徐走出魯迅故居,接着便走進附近的虹口公園。這公園最早是英國式的風格,但也融入許多中國園林的元素,亭台樓閣,碧水荷花,噴泉草坪,垂柳依依,加上許多文化體育設施,吸引了許多遊人。德仁、小徐徜徉着,呼吸着新鮮的空氣。一片松柏簇擁着從萬國公墓遷來的魯迅墓,大理石墓碑上有毛澤東的親筆題字「魯迅先生之墓」。墓前草坪上有一尊魯迅坐像,面容安詳和藹,目光深邃有神。德仁、小徐站在魯迅坐像前,久久地凝望着。後來,他們到魯迅紀念亭坐了一會,走進魯迅紀念館仔細觀看各種文物,魯迅各種版本的作品,魯迅的手稿,有關魯迅的照片,駐足在魯迅、許廣平和海嬰的合影前。小徐悄悄地說:這是多麼幸福的一家三口,可惜……唉……
小徐的眼睛濕潤了,他們走出了紀念館。小徐動情的:聽說魯迅得了肺病,朋友們勸他到日本去治療,他執意不肯,因為他手頭的工作太忙,他放不下他的筆桿子。
德仁說:我一直有一個想法,說出來和你探討。
小徐說:你太客氣了,對於魯迅,你比我研究得深,有什麼想法你只管說出來,我洗耳恭聽。
德仁深沉的:我是說,魯迅才華出眾,創作的小說別具一格,揭露舊社會的弊端入木三分,往往在痛苦之中帶有幾分幽默,使人看了,眼淚還沒有擦乾,又忍俊不禁了。可惜啊,可惜……
小徐疑惑的:老張哥,你為什麼連連嘆息?
德仁說:可惜後來,魯迅的精力大都用在論戰上了。一來,要對付國民黨反動文人的文化「圍剿」;二來,還要應付來自朋友的批評文章。當然,魯迅在論戰中創作的許多雜文,也都是犀利深刻、形象幽默的好文章。可惜,他卻沒有時間創作小說了。據說,魯迅到西北大學講學的時候,抽空看了楊貴妃墓,便在構思長篇小說《楊貴妃》,有一些情節還講給朋友聽。可惜,魯迅後來沒有時間去寫《楊貴妃》,從此中國文學的寶庫里便缺失了一本《楊貴妃》,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文學的一大損失了。
小徐嘆了口氣:唉,依照魯迅的水平,寫出的《楊貴妃》,肯定可以和白居易的《長恨歌》相媲美了。
說說話話,他們乘車來到周公館。低矮的門房上懸掛着「周恩來同志故居」的橫匾,走進去卻是一座三層別墅式的花園。綠樹森森,綠蘿纏繞,鮮花綻放,肅然而又寧靜。周恩來雕像巍然矗立在茂密的樹叢中,他西裝筆挺,手裏拿着禮帽,沉穩幹練,瀟灑倜儻。小徐說:看樣子,周恩來應該是一個美男子了。
德仁說:是啊,周恩來的英俊是出名的,在南開中學上學時,16歲的周恩來經常參加話劇演出,多次男扮女裝,飾演女人。
小徐驚訝的:啊,還有這樣的事。
德仁說:這座雕像應該是周恩來1946年參加國共談判時的形象,當時他身負重任,還要時時提防國民黨特務的干擾破壞,但是他卻能臨危不懼,應對自如。
他們進入樓內一層一層參觀,講解員指着對面的房屋說:國民黨特務就是在那裏監視這邊活動的。
小徐望着德仁說:看樣子,電影裏編的一些故事都是真的。
德仁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嘛。
走上三樓,低暗悶熱,這裏是周恩來的臥室。講解員動情的:這兒實際上是個假三層,低矮,陰暗,悶熱,可是周恩來同志卻執意住在這裏,而把條件好的層次讓給其他同志居住。
他們也受到了感染,哎,偉人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他們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而且也因為他們平易近人,時時把自己融入到平凡的老百姓中間。
走出周公館,太陽已經西斜,他們商量一下,決定這次不去豫園,先去黃浦江夜遊。來到十六鋪,原來是一個規模宏大的碼頭,夜色降臨,燈火通明,汽笛聲聲長鳴,輪船出出進進,一片繁忙景象。他們來到遊船碼頭,一艘遊船正好有兩個空位,他們就上去了。遊船一聲長鳴,便向外灘駛去。夜幕中,兩岸明燈,車燈,霓虹燈,五顏六色,閃閃爍爍,連同亮着燈光的高樓,一同倒映江中,又被過往的船隻搖碎,更顯得光彩蕩漾,撲朔迷離,叫人心醉。等遊船到了外灘的時候,那些萬國建築一齊亮起燈光,銀燈耀眼,霓虹出彩,把個黃浦江岸,江面,裝扮成光燦燦的地上銀河,
第十九章 落戶在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