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道臉色平靜,但是內心卻不是那麼平靜。
大漢眼看着就要亂了,年輕的劉承祐,又是一個昏君。自己已經經歷了太多的朝代,輔佐了太多的君主。現在還要去輔佐郭威嗎?或者自己再返回去輔佐石重貴這個無知之徒?
馮道身居高位時間不短了,可是心從來沒有安定過。
他確實有些厭倦了,他原本要當一個長樂老。不過現在情況又起了變化。
高保融,很憨厚,和自己年輕的時候相似,對下人沒有什麼架子,能做實事而不圖虛名,沒有當君王的野心。倒是其妻梁氏精明能幹,能曉大義。南平王到開封給皇帝祝壽,除了在朝中見過一次,後來高保融又帶着妻子到府中拜見,說其子高繼沖常常讚嘆他。其中以「穀貴餓農,穀賤傷農」最以為然。
高繼沖,以獻龍鳳水晶尺和《痘疹正義》而得授渤海王。同時還有王氏女為蓬萊縣君,後來兩人成婚,不過這個孩子只有七八歲。馮道見慣了世道,所以一直認為這是高保融和梁氏為了給兒子謀一個出路而設的計謀。後來有人傳說以高保融的憨厚,出不了這樣的計謀,實際的謀劃着是南平國第一謀臣梁震。馮道深以為然,而且這個傳說得到了孫光憲的證實。
之後,隨着高繼沖身邊聚集的人越來越詭譎,高繼沖逐漸被神話到了神仙之流的人物。
不過凡事見過高繼沖的人,包括高保融等高氏族人都只是說高繼沖只是一個還在學習階段的孩子而已。不同的是,他很聰明,身邊有很多能人異士。就是傳說中的荊南仙女,蓬萊縣君王氏,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少女而已。
但是不管怎麼樣,這個只有幾歲的渤海王到了遼東,佔了遼東數縣不說,還設計把出帝石重貴給救了出來,聚集了一幫後晉的文臣武將,把東丹國,也就是以前渤海王差不多給翻了過來。
即便是這樣,高繼沖還引不起馮道的注意。
馮道表面上答應郭威是因為高繼沖可「教」。但是實際上就是對再次糜爛的朝廷徹底失望了。
臨出行時,馮道問唯一的兒子馮吉這次北上自己該怎麼做?
馮吉已經三十一歲了,因為自己的關係,很早就在官場混,可是他不喜歡官場,至少不喜歡現在的官場,所以自損操行,以一個滑稽的紈絝子弟形象面世。實際上,馮道十分廉潔勤儉,家中沒有什麼余財,馮吉再是紈絝子弟,也沒有什麼錢來揮霍,不過是常常闖到別人的酒宴上彈琵琶自娛自樂而已。其苦自知。
亂世是最磨練人的,馮吉有時候比他這個老爹看得還清楚。
馮吉說郭威和劉承祐都不過時要一個人過去牽制遼軍,讓遼軍不得南下而已。不但不會讓出帝重新得勢,恐怕連渤海王也會有所防範。此次馮道以太師的身份孤身北上,卻把家屬連同馮吉自己留在開封,這還不夠明白?無所作為還好,反過來,恐怕自己一家性命不保了。
馮道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一方面是要考驗一下兒子有沒有自保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自己心裏確實有所不甘,他甚至連剛剛寫了一半的《長樂老自敘》給撕掉了。
既然只需要遼東對遼軍有所牽制,那麼他去遼陽完全沒有意義。留在渤海王的境內就好了啊。
在青州見到了秦王符彥卿。
如果是這世界上有老狐狸,自己算一個,而符家也算一個,代代為將,朝朝為臣,沒有忠過君,但是也沒有辜負過百姓,始終在高位不倒。馮道其實瞧不起符彥卿,因為馮道那是不得已,他一個文臣,在亡國的時候能幹什麼?可是符彥卿為將,還是大將,難道不應該安邦定國?
而郭威把孫子郭宗誼送到了旅順,雖然是養子郭榮的兒子,但是郭威對郭榮的看重是大家看得到的。而符彥卿把自己的六女,最疼愛的符金定也送到了旅順。名義上,是因為渤海王善於治學,連張昭和新科狀元王朴也跑過了。
但是符家與郭家、高家結盟的意味已經非常濃重。而這三家,如果再加上高行周,想要讓大漢翻天簡直太容易了。
馮道如果留在渤海王這裏,難道不是暗示郭威能夠反了?
馮道現在是處在兩難境地,符彥卿不愧為老狐狸,他只說為人臣者,不過是保境安民,為國效力而已。他只提國與境,沒有提忠君兩個字。連皇上劉承
第四十一章 老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