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不凡看着手中的《九轉金陽神功》,大喜過望,怎麼也沒想到這功法是宋太祖親自研創,須知宋太祖開創諸多武學,是真正的武學宗師,天下共知。
「難怪這功法引起那麼多人爭奪,師傅究竟是去哪兒得到這本功法,若我學成,只要不招惹朝廷,今後便不愁被人追殺,也可以暗中設法替師傅報仇。」
趙不凡想了會兒,卻得不到結果,只得暫時拋開雜念,暗想:「這秘籍如此貴重,長期帶在身邊多有不便,且背下來,再將秘籍毀去。」
此後的時日,趙不凡便在魯智深睡着後專心背書,直到記得深刻,倒背如流,這才將其一把火給燒成灰燼,專心練功。
可隨着日久,魯智深卻有些受不了這種日子,拉着他說:「這般長久住在破廟,何時是個頭,總要有個容身地,不然將來怎辦,你我兄弟不如落草,以這身本事總也能有個着落!」
趙不凡聞言大驚,他本是良人,哪肯輕易去落草,上輩子的記憶和經驗更是告訴他,在這個時代落草,很難翻身,早晚被剿滅。至於推翻大宋,他自認沒那個本事,甚至免不得要與岳飛、韓世忠等名將敵對。若說要勸岳飛等名將反宋,他自認沒有辦法,岳飛寧可與兒子一起被千刀萬剮都不違背皇命,怎麼動搖?
如果說依靠梁山英雄,那就更難了,那些人大部分都有局限性,每個人的性格都很複雜,根本不是一杯酒就肯拋頭顱、灑熱血那麼簡單。再者,那些人統兵打仗的本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多數都不怎麼樣,真碰上朝廷精銳的西軍或者那些歷史名將,不可能打得過,而且大宋北有金、遼,西有西夏,外患重重,即便真的挑起大規模內戰,也可能造成亡國滅族之禍。
趙不凡既認為自己沒有推翻大宋的本事,也認為全面的內戰必定造成大禍,因而從來就沒想過要去落草,當下搖頭勸說魯智深道:「哥哥怎地有這般想法,世道雖然敗壞,可你我還不至於走到絕路,如果落草,那可就真的再沒有退路。」
事實上,若非不得已,魯智深也不想落草,聽得趙不凡勸說,有些煩躁道:「可如今該何處去,總不能這般無所事事,枯坐等死!」
趙不凡自從拜盧俊義為師,還真沒有再想過去路問題,只想着將來可替盧俊義看管商隊,豐衣足食。此時陡然聽到魯智深的憂慮,着實也不知該怎麼辦,而他又是個很記恩的人,魯智深救過他的命,他不可能丟下他不管。
思來想去,他也無計可施,只得對魯智深道:「且再等幾日,讓我好好想想!」
這個問題困擾着趙不凡,讓他接連兩天都很迷惑,事實上他也在問自己,難道這輩子真的就幫二師傅盧俊義管理商隊?
這雖然是個好差事,他也感激二師傅盧俊義,可他卻記得死去的大師傅曾時常訓誡,言年輕時便要有志向,成敗不論,若不去闖蕩過,才會留下終身的遺憾,而他自己的內心也有很多不甘,他不甘心自己渾渾噩噩的過完這一世。
趙不凡的困惑被勾起,可現如今他又找不到前路和方向,越加迷茫。
幾日後,他和魯智深去鎮子上吃酒,卻在街頭見到朝廷張貼的榜文,上面寫着:
北疆外族常劫掠邊郡,特張榜募集壯士,若有意建功立業,封侯拜將,封妻蔭子者,可到官府報名從軍,不限出生,不限過往!
這張徵兵榜文讓趙不凡看得眼睛大亮,瞬間升起個想法:「若能封侯拜將,封妻蔭子,博得千古英名,整肅朝綱,不正是條路?」
與此同時,大師傅的音容笑貌也出現在腦海,那個一身青衫,背負雙手,孤獨站立在山頂的挺拔身影非常清晰,當時大師傅說的那些話也再次浮現在心間。
「不凡,你有顆善心,有俠義之心,所以為師很少要求你什麼,只要你記住一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無論你將來武功高低,無論你富貴貧窮,只要多做利國利民的事,那就是大俠!俠是一種精神,是流淌在我們華夏兒女心中的熱血,為師曾去過一個叫羅馬的大帝國,知道很多古老的文明,但它們都沒有這種精神,這是我們華夏兒女獨有的精神,莫忘你留着的血!」
想着這些,想着十餘年後的靖康之恥,想着如今也找不到好去處,趙不凡心中越加悸動,再加上眼前官府榜文的刺激,他的腦子很快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