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崇禎皇帝正在思慮,李邦華和董詠也都識趣的不再說話,默默退入朝臣班子,屏住心神,靜待皇帝的決策。?? ?
要在以往如有人提出這種提議,根本不用崇禎皇帝說話,朝臣就會將其怒斥出殿,大明怎可與一個蠻夷小國講和?
而現在情況不同了,這個『蠻夷小國』不僅在遼東連戰連捷,與大明公然抗立,更是在崇禎二年兵逼大明京師,糜爛京畿各地,如入無人之境,囂張異常。
今年又兵圍大凌河城,邊軍更加是接連潰敗,這事情可就嚴重了。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能瞧的清楚,大凌河城若是有閃失,錦州必不保,錦州如有失則寧遠不保,寧遠若是丟了,那大明在山海關外的土地就都成了案板上的魚肉,還不是隨便後金怎麼揉捏?
上至崇禎皇帝,下至內閣要員,凡是想明白的,沒有一個人願意擔當這種天大的罪過。
崇禎聽到殿上群臣的議論聲,心中縱使是一萬個不願意,但事情到了現在,還有別的辦法嗎?
正這個時候,一聲有些尖細的嗓音傳過來。
「大捷,皇上,長山大捷啊!!」
這聲音在殿上炸開,聽到後,殿上的群臣個個茫然四顧,不知生了何事。
「什麼,大捷?!」
崇禎皇帝聽到後差點沒從龍椅上栽落下來,見到匆忙進殿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
顫顫巍巍的起身,指着王德化,急急道:「快講,何處大捷?」
崇禎說完,李邦華、董詠等人皆是注目過去,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了,難道是孫承宗真的打贏了?
王德化激動不已,先是恭敬的一拜,緊接着滿臉的歡喜,道:「稟皇上,孫尚書率部到達長山時,遭遇奴賊阿巴泰圍擊,斬奴賊一千三百有餘啊…」
李邦華聽到後先是滿臉的愕然,這怎麼可能,斬一千三百餘級?
去年蕭亦在大同接連擊敗農民軍與蒙古,斬幾千就已經讓人感到難以置信,如今遼東居然仍是大捷?
隨後李邦華第一個反應過來,出列便拜:「恭喜聖上,賀喜聖上,看來是上天眷佑大明,萬世昌盛!」
「萬世昌盛!」
其餘的朝臣震驚過後,也都反應過來,紛紛拜呼不已。
崇禎接過王承恩呈上的孫承宗奏疏,一邊看,一邊緊鎖的眉頭漸漸舒緩,繼而變成狂喜。
「哈哈哈,又是這個蕭亦,好,好啊!」
這一日大捷傳來,滿朝震驚過後,崇禎與內閣官員先是不敢相信,但看見崇禎皇帝讀過孫承宗的奏疏後那股由內而外的狂喜。
已經是不得不信,孫承宗竟然真的一戰斬奴賊一千三百餘級,這簡直…
大捷傳來的第二日朝議上,都察院御史李邦華出列提出。
「此戰過後,東虜必受孫尚書重創,若是這個時候議和,奴酋皇太極定會允諾。」
這個方案獲得了大多數朝臣的一致贊同,議郎蔡中正出列附和。
「雖然阿巴泰所部被孫尚書擊潰,但其餘奴賊仍是大部未損,依然有可能捲土重來,加上大凌河城已被奴賊重兵圍困,能否打贏還是未知之數;
不若趁此天賜良機遣使議和,也不失為一萬全之策。」
已經是大捷傳回,但居然還有人提出議和,偏偏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這無疑相當於給正在興頭上的崇禎澆了一盆冷水。
點了點頭,崇禎看向默不作聲的內閣輔、建極殿大學士成基命,淡淡道:「成閣老,朕知道你有話說,說出來讓朕與諸位愛卿共同商量。」
成基命聽到崇禎話語中淡淡的硬氣,緊握在身前的雙手猛的一顫,老奸巨猾的成基命自然知道崇禎的伎倆。
此刻殿上的群臣也停止了爭議,將目光都集中在成基命身上。
沉吟半晌,成基命緩步出列,拱手道:「稟皇上…當遣使議和,保黎民平安。」
「議和!?」
崇禎皇帝聽到後,猛的直立起身,幾步走下玉階,瞪視成基命道。
「這個時候你們竟然還提議和?」
崇禎的動作不僅使成基命渾身一哆嗦,更是讓其餘朝臣也嚇了一跳,不過仍是有數人出列,一副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