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劉鈞便誓師出兵。¤,
總監太監王坤、總督太監盧維寧也隨同出軍,兩個太監一個監功紀過,一個督糧監餉。巡按黃道周和監軍副使楊廷麟都要留守鄖陽負責繼續整頓清理衛所屯田事務,因此這次出兵,除了兩個宦官監軍督餉之外,皇帝還派了一個文官監軍前來。
新任的湖北監軍僉事瞿式耜,一個五十歲的清瘦文官,掛着湖北按察僉事銜任監軍道,是楊廷麟的副手,這次楊廷麟留守,由瞿式耜隨軍。楊廷麟在昨晚的接風宴上已經向劉鈞仔細的介紹了一下這位新來的監軍僉事。
這人來頭不小,二十六歲就中了進士,南直隸常熟人,科舉出仕後任過江西永豐知縣,頗有政績,官聲不錯,還是個詩寫的很好的才子。之後因為父喪丁憂在家,據說還與西洋教士往來,還受洗入了教,有個洋名多默。
十年前丁憂滿回朝,擢戶科給事中,屢疏劾斥掌權佞臣,皇帝多采其言,成為朝中有名的一個鬥士。當然,瞿式耜還有一個身份,他入洋教之前,還曾經拜東林黨錢謙益為師。後來正因為這個身份,當溫體仁周延儒一起合夥把本來要入閣的錢謙益斗下去後,便也把瞿式耜貶削罷歸回鄉了。
總之和他初步接觸過後,劉鈞對這人的印象很奇特,一個洋教徒,一個東林黨,又一個魏徵式的諫臣。
說來,瞿式耜對劉鈞倒是很親切,也許因為劉鈞本身是復社成員,又是東林黨人梅之煥、李長庚等人的弟子原因,兩人接觸之下,倒很談的來。尤其這人雖說在朝中為科道言官,平時動不動就彈劾這個彈劾那個,在朝中那是練了個銅牙鐵齒。但跟劉鈞聊天時,卻發現這人其實很有才,不但詩寫的好,而且眼界很開闊,他居然對於西方的數學物理等這些新鮮洋玩意,也極為熟悉。
尤其他還有一種很開放的觀念,讓劉鈞很有一種特別投機的感覺,沒太多隔閡。
一同隨軍出兵的還有朱大典,他自己是不想去的,可皇帝似乎對朱大典最近很滿意。因此在口諭中特別指出,讓朱大典統領湖北鎮兵馬,劉鈞是朱大典的副帥。這也算是朝廷歷來的舊例了,哪怕現在劉鈞當上提督了,可朝廷終究還是習慣在武將之上,再設一更高級的文官,如巡撫、總督、甚至督師。
不過實際上,這次楚軍出征,兵馬調拔指揮全權依然在劉鈞手上掌控着。現在朱大典倒也跟劉鈞配合的不錯,撫標也給劉鈞了,軍務糧餉之事也歸劉鈞管了,他只管收收禮。辦辦酒宴。
要不是有皇帝的口諭欽點,朱大典走不願意統兵。反正實際上他也就是個名義統帥而已,連自己的撫標都交給劉鈞了,他還能統領誰。現在朱大典完全當了甩手掌柜。出兵多少,怎麼走,糧餉如何供應等等。一切都由劉鈞說了算,然後他就點個頭同意,要蓋章的時候再摁個章,絕無反對。
劉鈞調了七個營南下,兩萬餘人馬,其中鎮標兩營,一個騎兵營一個步兵營,另外加上一個教導營一個輜重營,然後是朱大典名下的撫標三營,講武堂所有學員隨軍。
其它的兵馬劉鈞一個沒調,讓他們繼續訓練。鄖陽留了兩步一車三個營,夔州於翼明的四千兵劉鈞也沒調,蘄黃的兩萬新兵,他也不打算動了,兵調的越多,糧草器械運輸任務越重。
七營兵馬在鄖陽碼頭告別前來送行的官商百姓,許多鄖陽百姓還真的不捨得九頭鳥離開,這些兵來了後,鄖陽的秩序好多了,而且這些兵身上都比較富裕,休假時經常上街買點東西吃個飯什麼,不但從沒有吃霸王餐之類的惡習,每次都會主動付錢。
連帶着城裏和碼頭上的爭鬥都少了許多,治安變好了不少。
「你們還回來嗎?」
「小伙子,帶兩個雞蛋路上吃!」
瞿式耜站在依靠在江邊的船隻甲板上,充滿感慨的看着這一幕。
「前所未見啊,九頭鳥進駐鄖陽不過月余,居然就已經在當地百姓心中贏得如此聲望,可喜可嘆。軍門真是帶出了一支好兵。」
「這些都是我們楚鄉子弟兵,身為軍人,自然就是要保家衛國,他們只是做到了應該做的而已。」
瞿式耜感嘆的道,「話雖如此,可放眼當今大明能做到這一點的,能不擾民甚至還能得到百姓如此
第225章 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