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到。
春秋戰國時代戰爭的頻繁程度是後世華夏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匹敵的,根據史料統計,公元前321年以後的戰國最後100年間,秦國有80年在打仗,趙國有47年,魏國有38年,韓國有31年,楚國有27年,齊國有20年,燕國有19年。
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得出來,越強大的國家發動戰爭的次數就越多,人們對於戰爭的承受能力同樣也遠超後世,趙國作為當世最強的霸主國,在半年的休整之後已經完全具備了再次發動戰爭的條件與能力。
不過趙國倒也不是第一個開戰的國家,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趙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是春天的時候,燕國那邊的冰雪都還沒有解凍呢。
首先爆發戰爭的是秦國和韓國。
韓王雖然是個懦弱的性格,但是韓國新任相邦暴鳶卻是一個相當果斷之人,加之秦國粱溝大敗之後魏冉將大部分能戰之兵都帶回了關中,因此在數月的圍攻之後,韓國人趕在冬季到來之前收復了宜陽。
宜陽的收復對韓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座城市是韓國除了都城新鄭之外的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韓國最大的鐵兵器冶煉基地,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意義都極其重大。
在得知宜陽光復之後,大喜之下的韓王甚至暫時忘掉了暴鳶自作主張在粱溝一戰中站到了趙魏聯軍一邊的事情,君臣之間暫時變得和諧了起來。
然而秦王從來都不是一個願意吃虧的性格,在得知了宜陽城被攻佔的消息之後,秦王在咸陽之中也是大發雷霆。
強大的趙國奈何不了也就罷了,難道大秦都淪落到連韓國都對付不了不成?
於是,春天才剛剛到來,性格強硬的秦王甚至都等不及春耕完全結束就已經調集了十五萬兵馬,由蒙驁作為主將東出函谷關,殺奔韓國而來。
對此韓王自然是大驚失色,然後第一時間就派出了使者前往邯鄲,向趙何這個三晉同盟的盟主求援。
趙何十分爽快的接見了這位韓國使者。
在龍台正殿之上,韓國使者的言辭十分懇切:「大王,韓國乃是趙國之臣屬,這秦國伐韓,不僅僅是想要奪取鄙國之地,更是無視了鄙國和大王之間的盟約,大大的駁了大王的面子。還請大王務必要出兵助韓伐秦,讓天下人知道趙國之威,也好讓鄙國將來更加心悅誠服的侍奉大王。」
趙何聽着聽着,笑容漸漸濃郁。
請求援軍嘛,態度肯定是要低聲下氣的,但是韓國的姿態居然擺得這麼低,還是有些出乎了趙何的意料之外。
看來,那位韓王是真的很需要一支援軍啊。
趙何沉思片刻,十分痛快的做出了答覆:「使者,你回去告訴韓王,讓他把心好好的放在肚子裏。韓國是寡人的盟友,秦國想要隨意的欺辱韓國,奪取韓國的土地,寡人是絕對不可能坐視不理的!」
韓國使者聞言頓時大喜過望,連連謝恩之後離去。
使者離開之後,一旁的相邦高唐君肥義忍不住開口道:「大王這是想要雙線作戰嗎?」
在場的都是趙國核心重臣,對於趙何打算今年滅燕的計劃一個個都是瞭然於心的,如今趙何又答應援助韓國,可不就是雙線作戰?
趙何哈哈一笑,點頭道:「高唐君所言甚是,放眼天下,唯有秦國才是那個寡人一統諸國的最大阻礙,所以寡人是絕對不可能讓秦國有任何機會做大的!」
雖說在吞併了齊國之後,趙國現在是明顯比其他的五國都要強出一檔,但趙何的內心之中從來都沒有放鬆過對秦國的警惕。
這倒不是說什麼歷史不歷史的,畢竟都穿越這幾年了,趙何所熟知的歷史早就在這個世界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關鍵因素,還是在於人。
秦昭王嬴稷和將軍白起,只要這兩個人一天還活着,秦國就一天是趙何心中的頭號大敵。
因此,當聽到秦國東出的消息之後,趙何這麼爽快的答應出兵救援韓國也是情有可原的了。
肥義想了想,提醒道:「大王,若是這樣的話,恐怕在兵力上會有些吃力啊。」
肥義所說的兵力,倒不是指趙國的可用兵力不足,以趙國如今超過七百萬的人口而言,分分鐘就能夠湊出一支四五